中国再抛百亿美元,美财长警告:钱袋子快空了,美债只能撑到8月
据速看前沿报道,美国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,截至三月底,中国较上月减持美债约189亿美元,持有量降至7654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英国增持了289亿美元美债,超过中国成为美债第二大持有国,其总持有量上升至7793亿美元。而日本目前依然稳坐美债最大持有国的头把交椅,持有量达11308亿美元 。事实上,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减持美债。自2019年被日本超越后,中国在美债第二大持有国的位置上停留了多年,如今被英国超越,也进一步显示出中国减持美债战略的稳步推进。
中国为啥减持美债?说白了,就是看透了美国这堆债的雷。189亿的减持可不是小数,这招不仅让中国少踩雷,还顺手给了美元一击。美债少了买家,收益率就得涨,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就掉价。美国商品卖得更贵,贸易竞争力再受挫。有人可能问,中国减债不怕得罪美国?其实中国早有准备。
美元(资料图)
中国选择在这个时候减持美债,显然不是心血来潮的决定。要知道,在国际金融市场上,每一个重大决策背后都暗藏玄机。这一手"金融闪电战",恐怕是中国早就计划好的战略性调整。毕竟,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,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不是明智之举。而且,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,中国手中的牌明显更多了。最近的一场汇聚了13个国家的重要会议上,人民币作为融资工具的地位就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。这意味着,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正在稳步提升。
很多外媒嘴上不服气,说什么“这不算啥,中国不过是调整投资结构”,但华尔街却是另一副模样——资本市场早已风声鹤唳。美债收益率的波动,美元指数的震荡,哪一个不是“多米诺骨牌”的前兆?更何况,这次中国的操作可不只是“单打独斗”。荷兰、比利时、日本这些“美国小弟”也开始跟风减持,资本纷纷从美国撤退。这种情形下,美国只能靠着印钞和拉投资硬撑,但问题是,印钞再多,债务还是债务,泡沫还是泡沫,哪怕短暂缓解,终究是“饮鸩止渴”。
展开全文
特朗普(资料图)
当地时间5月9日,美财长贝森特曾就美债问题发出警告,他们现在对美债采取的“非常规手段”,最多撑到8月,之后就可能使政府的现金耗尽,最终不仅会出现债务违约,也就是政府还不上款,而且还会使政府出现停摆的可能。贝森特一再强调,国会必须在7月时就解决债务上限问题,但这又意味着共和党必须和民主党协商,那么就有可能妨碍特朗普的一些政策推行。可以说在美债问题上,特朗普已经走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。
特朗普刚刚完成中东之行,在面对记者采访时,吹嘘了一堆他让访问的三国远离中国。但当被问及是否会访问中国时,他回答当然愿意,并且表示中美关系“至关重要”。这态度转变怕不是巧合,毕竟现在全世界都在看,美债市场少了中国这个"稳定器"还能不能玩得转。东南亚最近动静也不小,清迈协议升级版把人民币正式纳入区域融资体系。现在去曼谷或者吉隆坡的银行转转,会发现人民币储备窗口明显多了起来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美债危机所折射的,是美国自身软肋被对手抓得死死的现实。38%的全球储备仍由美债撑着,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掀起波澜。美债动荡,其实已经让美元霸权出现裂缝。中国抓住每一次主权资产重组窗口,未雨绸缪,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,主动权一环扣一环。平台变了,交易逻辑变了,输家与赢家的名单,也许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“美欧中心”切换到“多极并立”。没人再敢拿美债当无风险锚点刷存在感,美国正式进入了债务—货币—霸权三角关系的最不确定阶段。
评论